建德三年(公元574年),北周武帝宇文邕下令鑄造五行大布,面文玉箸篆“五行大布”,以一當十,與布泉、五銖并行?!?a href="http://www.builtinbookshelves.com/archives/tag/%e4%ba%94%e8%a1%8c" title="【查看含有[五行]標簽的文章】" target="_blank">五行大布”有大、中、小型三種。初期大樣錢徑27mm左右,后期減重鑄造的小樣直徑只有21mm左右,普版“五行大布”大、中、小型三種等級都為八級,但市場價值還是有區(qū)別的,同等品相的錢幣尺寸越大價值越高。

北周鑄“五行大布”錢,與當時的文化、經(jīng)濟、政治背景有著直接關系。當時佛教勢力控制僧人有三百萬之多,這使得國家的征役受到嚴重影響,加劇了土地、編戶的矛盾。北周武帝意識到,為了壓倒佛教,必須利用道教。道教中的陰陽五行學說,是兩個重要的核心概念。“五行”指道家陰陽五行,五行相生相克,循環(huán)不息,暗喻流通之義。武帝宇文邕將自己的政治主張鑄在錢幣上,鑄行了“五行大布”錢。

五行大布銅錢不僅鑄造精良,錢文的結(jié)構也非常端莊,而且字體篆法也自成一格,故與“布泉、永通萬國”合稱“北周三品”。北周三大美泉有“錢中珍品”之譽,不僅在南北朝、乃至在我國以及世界鑄幣工藝史上,達到一個嶄新的高度。

本文內(nèi)容由互聯(lián)網(wǎng)用戶自發(fā)貢獻,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,不擁有所有權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。如發(fā)現(xiàn)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/違法違規(guī)的內(nèi)容, 請發(fā)送郵件至 673862431@qq.com 舉報,一經(jīng)查實,本站將立刻刪除。
如若轉(zhuǎn)載,請注明出處:http://www.builtinbookshelves.com/archives/5622
如若轉(zhuǎn)載,請注明出處:http://www.builtinbookshelves.com/archives/562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