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级欧美,亚洲免费一级视频 http://www.builtinbookshelves.com 寶寶取名 公司起名 專家起名 周易起名 姓氏起名 Sat, 26 Nov 2022 04:43:46 +0000 zh-Hans hourly 1 https://wordpress.org/?v=6.8.2 http://www.builtinbookshelves.com/wp-content/uploads/2023/04/2023042403580774.png 商容 – 寶寶取名網(wǎng) http://www.builtinbookshelves.com 32 32 聃字取名大不大?聃字取名的寓意男孩! http://www.builtinbookshelves.com/archives/26388 Sat, 26 Nov 2022 04:42:30 +0000 http://www.builtinbookshelves.com/?p=26388 司馬遷的著作《史記》中,老子莊子、申不害、韓非子并傳為《老子韓非列傳》,老子道家學(xué)派創(chuàng)始人,莊子和申不害都受到老子思想的影響,韓非子則是法家思想集大成者。

司馬遷寫的《老子列傳》非常簡單,用了不足500字就簡單勾勒了老子的生平,其中還包括孔子向老子問禮時的問答,以及孔子對老子所做的評價,即“猶龍之嘆”。

雖然司馬遷的《老子列傳》記載簡單,但是在其他典籍,比如《莊子》、《孔子世家》等作品中,也可以找到關(guān)于老子的記載,于是這位古代思想家的形象就逐漸生動豐富起來。

1、周王朝的圖書館館長

老子生活的時期大約是公元前571年-公元前471年,正是周朝春秋末期,周王朝處于由盛轉(zhuǎn)衰、王室日益衰微的時期。當(dāng)時大大小小的諸侯國共有140多個,各諸侯國之間紛爭不斷,戰(zhàn)爭十分頻繁。

根據(jù)《史記·老子韓非列傳》的記載,老子姓李,名耳,字聃,是楚苦縣厲鄉(xiāng)曲仁里人。楚苦縣,即楚國苦縣,就是現(xiàn)在的河南省鹿邑縣,鹿邑縣城東十里的太清宮鎮(zhèn)就是以前的厲鄉(xiāng)曲仁里,太清宮是老子故里的紀(jì)念性建筑。

太清宮始建于東漢延熹八年(公元165年),由漢桓帝劉志派人前去創(chuàng)建,當(dāng)時命名為“老子廟”。

唐朝初年,唐高祖李淵追認(rèn)老子為始祖,于是以老子廟為太廟,又重新修建了宮殿樓閣。公元666年,唐高宗李治增建太清樓等建筑;唐玄宗李隆基時,改廟名為“太清宮”,一直沿用至今。

漢朝開始,歷代帝王大多推崇老子,給予了他各種尊號,但是在老子生活的時代,他所受到的推崇與尊重遠遠沒有達到這個程度,當(dāng)時老子在周朝擔(dān)任的官職相當(dāng)于現(xiàn)在的國家圖書館、檔案館館長,也就是《史記》中所說的“周守藏室之史也?!?/span>

2、老子之師

老子開始擔(dān)任“守藏史”的時間是公元前551年,傳說他曾經(jīng)拜商容為師,跟隨他學(xué)習(xí)天文地理、古今禮儀等知識。

商容商朝末年紂王時期主管禮樂的大臣,是當(dāng)時著名的賢者,非常受老百姓的愛戴。因為不滿商紂王的暴虐,商容曾經(jīng)試圖用禮樂來教化紂王,但是卻沒能成功,于是他就躲進太行山中隱居了起來。

仔細(xì)推究的話,從商容和老子生活的不同時期來看,兩個人的所處時代顯然相距很遠,很難想象兩位老人家如何面對面教授、學(xué)習(xí),所以與其說老子拜商容為師,不如說老子通過閱讀商容留下的著作、拜商容為師更為確切。

如果歷史允許想象的話,不妨設(shè)想老子和商容是最為古老的穿越時空的“網(wǎng)絡(luò)教學(xué)”。

老子擔(dān)任的“守藏史”掌管的是周王朝的國家典籍及公文,他在任多長時間呢?第一次是從公元前551年至前535年,第二次是從公元前530年至前516年,前后一共30年的時間??梢韵胍姡碎喿x商容的著作之外,老子能夠閱讀的圖書典籍?dāng)?shù)不勝數(shù)。

以古人為師,以典籍為師,以天地萬物為師,只有如此,才會有后來《道德經(jīng)》中海納百川、包容天地萬物的境界與胸懷。

3、孔子問禮于老子

老子以商容為師,商容曾經(jīng)掌管禮樂,禮樂顯然是老子學(xué)習(xí)和掌握的主要內(nèi)容之一。

這也就容易理解為什么孔子要去向老子問禮,“孔子問禮于老子”從此成為后人流傳千年的經(jīng)典場面。

對于這么經(jīng)典的畫面,很容易讓人產(chǎn)生三連問:

孔子為什么要問禮于老子?

老子怎樣回答?

問完之后如何?

4、孔子為什么要問禮?

第一個問題,孔子為什么要問禮于老子?

孔子的生活時期大概是公元前551年至前479年,比老子晚20年左右,當(dāng)老子擔(dān)任館長的時候,年輕的孔子已經(jīng)小有名氣。

根據(jù)《史記·老子韓非列傳》的記載:“孔子適周,將問禮于老子?!?/span>

孔子想要去周朝國都之前,專門前去拜訪老子,向他咨詢關(guān)于禮樂的問題。

當(dāng)時諸侯爭霸,戰(zhàn)亂不斷,正是歷史上稱之為“禮崩樂壞”的時期,作為一位年輕時就有著美好社會理想的思想大家,孔子非常重視禮,他關(guān)于禮樂的咨詢大概和商容當(dāng)初的想法較為相似:想以禮樂來教化君主,以使社會更有秩序。

5、老子他說

老子是怎么回答的呢?《史記·老子韓非列傳》是這樣記載的:

子所言者,其人與骨皆已朽矣,獨其言在耳。且君子得其時則駕,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。吾聞之,良賈深藏若虛,君子盛德,容貌若愚。去子之驕氣與多欲,態(tài)色與淫志,是皆無益于子之身。吾所以告子,若是而已。

老子的回答大致可以看到后來《道德經(jīng)》中的思想雛形:

老子說:“你所說的‘禮’,當(dāng)初提倡它的人現(xiàn)在都已經(jīng)腐朽了,只有他們的著作和言論還在。”

這話不假,譬如以掌管禮樂聞名的商容,即使老子也沒有見過他的真容,能夠見到的只有他留下的著作。

接下來的這句話一直很有名:“君子得其時則駕,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”,大意是:君子如果生逢其時,那就可以努力推行自己的社會理想,如果生不逢時,那就只能如同蓬草一樣獨自飄零。

后來孟子有句話和老子這句如出一轍,孟子說的是“窮則獨善其身,達則兼濟天下”,兩者的意思有相似之處。

孟子是孔子之后儒家學(xué)派的代表人物,老子則是道家學(xué)派的創(chuàng)始人,后世常常有人推崇儒學(xué),于是就排斥道學(xué);有人學(xué)習(xí)道家思想,就貶低儒學(xué),但是從道家思想源頭和儒學(xué)的重要代表人物來看,其思想源流何其一致。

為學(xué)者,宜廣博。

6、君子重在修身

接下來老子的回答則是給孔子的建議,和《道德經(jīng)》中的思想頗為接近:

吾聞之,良賈深藏若虛,君子盛德,容貌若愚。

老子的大意是:我聽說那些善于經(jīng)商的人,往往會把貨物深藏,好像他什么儲備都沒有一樣。具有高尚品德的君子,他的外貌往往看起來很愚鈍。

《道德經(jīng)》中的“圣人被褐懷玉”、“古之善為道者”等句由此可見端倪。

孔子比老子年輕20歲左右,所以接下來老子對這位誠心求教的年輕人給予善意勸告:

去子之驕氣與多欲、態(tài)色與淫志,是皆無益于子之身。吾所以告子,若是而已。

此時年輕的孔子滿懷雄心壯志,自然會在神色之間有所流露,老子當(dāng)然注意到了這一點,于是他勸告孔子說:您呀,要注意去除自己的驕氣和過多的欲望,不要故作姿態(tài),放棄那些不切實際的想法。要知道,這些都是對您自身沒有好處的。

我所能告訴您的,也就是這么多了!

7、猶龍之嘆

孔子滿懷熱情地前來向老子求教“以禮教治國”之道,沒想到卻聽了老子這樣一番話,絲毫不亞于當(dāng)頭被潑了一瓢冷水,其心情可想而知。

但是老子的話有沒有道理呢?

任何理論或者道理顯然都不能離開當(dāng)時的時代背景,所以不妨從他們所處的時代來了解。

當(dāng)時的時代是怎樣的?大大小小一百多個諸侯國,勢力強大的諸侯國相繼稱霸。這樣的時代,以商容和孔子“以禮教治國”的思想能緩和諸侯之間的矛盾,讓他們握手言和,和平相處嗎?

顯然不能,各諸侯霸主看重的是疆域的擴張,以及類似于此的實際利益。

這顯然正是老子所說的“君子不得其時”的時代,按照老子的思想,或者按照后來孟子的思想,只能是“蓬累而行”或者“獨善其身”。

但是以孔子此時的熱情,顯然不會相信老子的這一番說教,最終他還是周游列國,極力游說各方諸侯,想要推行自己的主張。

成功了嗎?沒有。

不過,對于老子由衷的勸告,孔子還是表達了自己的態(tài)度,這就是著名的“猶龍之嘆:

鳥,吾知其能飛;魚,吾知其能游;獸,吾知其能走。走者可以為罔,游者可以為綸,飛者可以為矰。至于龍,吾不能知,其乘風(fēng)云而上天?吾今日見老子,其猶龍邪!

鳥會飛,可以用拴著絲線的箭來捉住它;魚能游,可以用魚鉤釣它;獸能跑,可以用網(wǎng)來捕捉??墒菍τ邶垼孙L(fēng)云高飛入天,我不知道采取什么辦法來捕捉它。今天我見到老子,他就像龍一樣啊!

后記

老子的話難懂嗎?好像高深玄妙,難以理解,但是同時他也給出了理解的方法,那就是:“去子之驕氣與多欲,態(tài)色與淫志,是皆無益于子之身?!?/span>

這些無益于身心的東西才是遮蔽雙眼與心靈的云翳吧?去除這些障礙,是不是自會耳聰目明,心境一片空明?

可是孔子沒懂,或者不甘心,于是他去周游列國,沒有取得期待的結(jié)果之后回家著書立說。

老子呢,他“修道德,其學(xué)以自隱無名為務(wù)”,周朝漸衰,同樣是“不得其時”,所以最后他離開故國,準(zhǔn)備出函谷關(guān)去四處云游。

在函谷關(guān),老子又將有什么樣的故事?

(未完待續(xù),歡迎期待)

參考資料:《史記·老子韓非列傳》

]]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