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注釋】
為:讀wéi,做,干;治理。
天下溪:天底下最重要的行為準則,參見《老子詮真133》。
常:長久,永遠;固定不變。
德:道德品質。
復:副詞,再,又,更;返回;恢復。
【直譯】
按照天底下最重要的行為準則去做,長久的德就不會離開,又回到嬰兒狀態(tài)。
【解析】
“常德”直譯是長久的、永遠的或者固定不變的德。什么樣的德才能長久、永遠、固定不變?只有完美的德,或者說是美德。
“含德之厚比于赤子”(55章)。在老子看來,剛出生的嬰兒的道德品質接近完美。因為他們“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,精之至也;終日號而不嗄,和之至也?!保?5章)(至:表示最高程度,極,最。)因此,“復歸于嬰兒”是指又恢復到嬰兒那種精足氣和的狀態(tài)。
【意譯】
按照天底下最重要的行為準則去做,完美的德就不會離開,又恢復嬰兒那種精足氣和的狀態(tài)。
【閑聊吧】
道家修煉叫逆取,叫返還,應該來源于老子的“復歸于嬰兒”。由于嬰兒精足、氣滿、神全,而且筋很柔軟、氣機很柔和,所以生命力旺盛。
“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,精之至也”是因為精足;“終日號而不嗄,和之至也”是由于氣和;號哭聲音清脆、洪亮是由于氣滿;不為外界事物引誘而因為神全;任人隨意擺弄是因為筋很柔軟。
成年人不可能回到嬰兒,但是通過修煉可以使精足、氣滿、神全,可以使筋骨相對柔軟、氣機柔和。
道家修煉,一般是恢復到男16歲,女14歲時的氣機狀態(tài)。男子16歲精通,女子13歲來月事,這個時候的氣機是很完足的。當然,現代激素的廣泛應用和古代的年齡段有很大的偏差。
由于隨著年齡的增長,人的氣機、精力、精神會受外物影響而受損,所以修煉越早越好。正如老子所說,“早服謂之重積德”(59章)。
對于我們一般人來講,未必非得進行僧、道的修煉,平時注意養(yǎng)生也是修煉。注意養(yǎng)生符合老子的道。
只要你循道而行,就能永葆青春。
]]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