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自百度百科
登字的初文字形,中間一只內(nèi)里裝有東西的高腳杯或高腳碗(豆字本義),下面雙手捧起,上面有雙腳前行的象,此形象可能是古人從低處向高處去向谷神或天神獻禮的象。
估計高腳杯或碗中所盛是新米做成的飯食或酒,感謝上蒼賜予人間五谷豐收之義。
按說,捧著碗獻祭,雙腳應在雙手之下,此登字特意將雙腳寫在全字的最上部,可能就是為了強調(diào)向高處走。
登字后來的字形雖有些不同,但大意不差。
登字字象容易理解,但其含義較多,理解起來有些難度。
【登 dēng
1,上,升:~山。~車?!T?!?。~臺?!珗觯╟hǎng )。~高?!??!R?!??!??!萌胧?。
2,踩,踐踏,腳向下用力:~踏。踢~。
3,記載:~記?!珗??!d。
4,谷物成熟:~歲(豐年)。五谷豐~。
5,立刻:~時?!啊聪嘣S和,便可作婚姻?!?/p>
6,進:~崇(進用推崇)。
7,方言,穿:~上靴子?!?/p>
“登”,主要是感謝祭祀蒼天,所以一般會筑壇以接近上天,祭祀時主祭人捧著酒或飯食登上祭壇以獻禮,所以登字的基本含義就是踩著臺階以升高,分化為升高和踏踩。
一切向上行走的情況都可用登字表達,比如登山,登車,登臺,……。
引伸,凡屬在功名利祿等方面有所提升者都可用登,比如登科,登仕之類。
因為“登”有上的意思。所以“登”以向高處攀升的意思比喻難度的增大、學問的加深及地位的升高等。如應試考中進士稱登科,也稱登第;做了官叫登仕;帝王即位稱登基;演員上臺叫登場。人或事上了報紙叫登報,有關事項上了表冊叫登記。這里的“登”就有刊載、登錄的意思。
因為登之祭祀是感謝上蒼賜予人們豐收的年成,所以登字有五谷豐收之義。登禮大約在莊稼收割完成之后進行,所以登字還有結束、成熟之類的含義。
登字的“立刻”之義如何引伸出來,尚未可知。
登字的穿鞋之義來自快捷地穿鞋,蹬一腳就穿上了。
登字的本象獻禮祭祀的含義在《周易》古經(jīng)中還有保留,見明夷之上六卦繇辭:“上六 ……,初登于天,后入于地?!贝硕?a href="http://www.builtinbookshelves.com/archives/tag/%e7%b9%87%e8%be%9e" title="【查看含有[繇辭]標簽的文章】" target="_blank">繇辭被后人理解成了“最初登上了天,后來又進入地下”。這是錯誤的理解。正確的解讀是“一開始向上天敬禮獻酒,后來又匍匐于地祭拜大地?!?/p>
還有中孚之上九卦繇辭“翰音,登于天”,登于天是人向上天敬酒獻祭的意思,整個句子也不是“叫翰音的一種鳥飛上天了”。
對于《周易》古經(jīng)這種上古文獻,繇辭本義多不被后人理解,因為文字的演變可能已經(jīng)改變了字義。
我們以后世演化的字義去理解上古文獻,出錯是一定的。
]]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