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先,我們來看看“芬”的成語中的‘芬芳’。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香氣撲鼻、清香四溢的花草,給人一種愉悅的感覺。我們常常贊美人的言談舉止如同“芬芳”,無疑是一種高度的褒獎。有時候,我們也把這個成語用來形容文筆優(yōu)美、才情出眾的文人。在這種美好的意境中,我們不禁被這個成語所吸引,為它所謳歌。
接著,我們來談談“芬”的成語中的‘芬砂’。這個成語源于《左傳》,形容一種細小的沙粒,文人筆下將其用來形容文章的細膩和精湛。作為寫作愛好者,我們都渴望能夠運用精湛的技巧,塑造一個迷人的故事世界,像芬砂一般能夠牽引讀者的目光。因此,我們應當不斷追求更高層次的寫作技巧,讓文字閃爍著芬芳的光華,猶如細膩的芬砂一樣令人陶醉。
最后,我們來談談“芬”的成語中的‘芬蘭’。芬蘭這個國家以它獨特的北方風情和自然景觀贏得了世人的贊美。成語“芬蘭”,是用來形容色彩艷麗、光彩奪目的樣子。我們常常用這個成語來形容美麗的風景、瑰麗的世界。在這個世界中,我們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磅礴力量和它撫慰人心的美麗。這個成語令人陶醉的美麗景色正是讓我們心生向往和追尋的方向。
用“芬的成語”作為關鍵詞,我們從不同的角度探索了其中的美麗與神奇。每個成語背后都有其深厚的文化內涵和情感寓意,值得我們去發(fā)掘和傳承。愿我們在追尋這種華麗之美的過程中,不斷汲取靈感,將文字的芬芳散播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,讓成語的魅力在我們生活中綻放。
]]>香味,口甘嘗其食味,鼻子聞其氣味。
香,是自然之味,
味,出自禾草——
聞禾識香,其香亦馨,其香亦馥;
聞花識香,其香亦芬,其香亦芳,其香亦菲;
聞香,
來聞自然之味——
之一:【香】—禾黍花香
香,來自禾黍花香,
是禾香,也是黍香;
既是稻子熟的芬香,也是米飯的香味。
香,來自禾黍——
可口甘舌嘗其食味,
可鼻子自聞其氣味。
▲ 禾稻香
【香】
會意字。據小篆,黍甘為香,從黍,從甘。
依簡體,禾甘為香,從禾,從甘。
▲ 香-小篆
“禾”為禾稻,“黍”為禾稷,均表示禾谷物;
“甘”,口嘗味甘,表示香甜味美。
▲ 禾黍香
二者合一,
“禾(黍)”之“甘”甜味美為“香”。
本義:
禾谷芬芳,五谷的香氣。
▲ 香-甲骨文
香,芳也。
春秋傳曰:“香稷馨香?!?/span>
朱駿聲曰:“按,谷與酒臭曰香?!?/span>
香,
既是舌嘗的味覺,
也是鼻子自的嗅覺。
▲ 米飯香氣
當香氣四散飄得很遠時,
“香”氣如擊“殸”聲傳播一般,
在空氣中彌漫遙遠,
桂花開時,十里飄香。
這香就是“馨”。
之二:【馨】—香可遠聞
形聲會意合體字,殸香為馨,從香,殸聲。
▲ 馨-小篆
“殸”,同“磬”(qìng),也同“聲”。
“聲”象單個磬石,殳擊打聲為“殸”,
表示擊打聲傳播很遠。
▲ 桂花馨香
二者合一,
“香”氣芬芳彌漫如擊“殸”聲波一般傳很遠為“馨”香。
馨,香之可遠聞者。
本義:
芳香,散布很遠的香氣。
▲ 丹桂馨香
當香氣很濃郁時,
其“香”就會重復、厚重,
就會反反復復籠罩在一種“香”氣氛圍出現,
這就是“馥”字——
之三:【馥】—香可復聞
形聲會意合體字,香復為馥,從香,復聲。
▲ 馥-小篆
“香”,表分香氣味,
“復”,表重復,厚重,反復。
二者合一,
“香”氣反“復”籠罩在芬芳氣氛中為“馥”。
馥,香可重復聞。
本義:
香氣芬馥,
香氣濃郁。
▲ 桂花茶香濃郁
從植物學分類而言,
禾本也屬于草本植物,
“禾黍香”也可歸為“草花香”。
草花香
草“花”開綻放之后的芬芳香氣味——
芬芳菲
之四:
【芬】—艸花香氣八分
花草始散之香氣。
指花草的香氣始分散開。
▲ 芬-小篆
形聲會意合體字,艸分為芬,從艸從分,分聲。
“艸”指草花,“分”指八分散開。
“芬”,指的是“艸(草)”之香氣始八“分”散開。
本義:
始散香氣;
指的是艸始分散發(fā)香氣。
如,組詞:芬芳,清芬,芬香。
之五:【芳】—艸花香氣飄四方
【芳】
▲ 芳-小篆
形聲會意合體字,艸方為芳,從艸從方,方聲。
二者合一,
“艸(草)”之香飄四“方”為草“芳”香;
芳,也表示芳草。
本義:
1.草香,芳香之氣散發(fā)飄向四方。2.芳草。
之六:【菲】—艸花香氣非飛
【菲】
花草的香氣彌漫在空中,
香氣很濃的、很茂盛。
▲ 菲-小篆
【菲】=【艸+非】
形聲會意合體字,艸非為菲,從艸從菲,非聲。
“非”,象鳥振羽翅背飛而離去的樣子。
二者合一,
“菲”,指的是“艸”花之香氣,如鳥“非”背飛一般,
花香氣在空中“菲菲”飄散。
本義:
草花香芳菲。
如,組詞:芳菲,菲菲,
如,詩句:
菲菲,香也。
——《廣雅》
芳菲菲兮滿堂。
——《楚辭?東皇太一》
別來春物已再菲,西望不見紅日圍。
——蘇軾《作書寄王晉卿憶前年寒食北城之游》
我是@漢字谷主,歡迎關注
【人字學習法、說文解字、漢字思維、快速識字、國際中文,漢字博物】
想提升自己的漢字教學能力!請關注本號,私信留言 :99
]]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