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笑起來真好看,像夏天的陽光,整個世界全部的時光,美得像畫卷——
一臉陽光,一身朝氣。當太陽運行達黃經(jīng)105度,小暑對自己微笑,對他人微笑,對這個世界微笑,從淺夏、半夏一路蹦跳著,撲進了萬物并秀、各守其色的季夏。
從無到有曰生,從小到大曰長。盛夏日長,暑以養(yǎng)物。這個時節(jié)太陽猛烈,雨熱同期,萬物狂長。有的正灌漿乳熟,到了籽粒形成的關鍵期;有的需水量大,恰處營養(yǎng)生長向生殖生長的轉換期;有的剛好進入青澀的花鈴期和秧田期。
萬物生長靠太陽,雨露滋潤禾苗壯。小暑天的每一個日子,都風風火火,充滿生長的喜悅和希望。
夏至三庚數(shù)頭伏。這么一算,每年一般都是在小暑過后,很快就進入伏天。伏天又分為初伏、中伏、末伏。一年中也就集中熱在從小暑到處暑這三四十天的三伏。這個時段氣溫最高,且又特別的潮濕悶熱。
說到小暑大暑的熱戰(zhàn)較量,問題來了,究竟誰更熱呢?通常理解,定名為小,應該就是小熱;冠名為大,無疑就是大熱了。古籍也給出了佐證:小暑,六月節(jié)。暑,熱也。就熱之中分為大小,月初為小,月中為大,今則熱氣猶小也。
實際情形卻是,小暑大暑經(jīng)常是沒大沒小的。有些年份是小暑不算熱,大暑三伏天。表里如一,名不虛傳,大暑完全壓制了小暑。有些年份是小暑熱得透,大暑涼悠悠。小暑在這個回合險勝大暑,大暑呢,盛名之下,其實難副。也有一些年份是小暑連大暑,熱得無處躲。小暑大暑勢均力敵,不相伯仲,打了個平手。
其實,這里的小和大靜水流深,還真沒有那么簡單。十里不同風,百里不同俗;一樣的時節(jié),百樣的風景。二十四節(jié)氣既不是簡單的即時天氣預報,也不是神秘的預測占卜算卦。既然方域之間,各有所異。天有不測風云,人算不如天算,那就依道而行,先找規(guī)律;致廣大而盡精微,再找變率,于是乎就有了中國人獨特的時間法則:二十四節(jié)氣。
談天說地,經(jīng)天緯地。思想家二十四節(jié)氣,相比較具體的行動者,其偉大和超群卓越之處就在于,擁有戰(zhàn)略思維和戰(zhàn)略定力。它觀察宇宙奧秘、洞悉時勢機變,探尋波譎云詭、創(chuàng)造科學體系,不爭一時之長短,但爭一世之雌雄。此乃道也。
至于雨水有沒有雨,大雪下不下雪,小暑大暑哪個更熱。此其術也,自有三教九流、五行八作,各司其職。
敏感的動物,在全天候難熬的暑熱天氣里,都在尋找清涼的世界。一般人看不透時令節(jié)氣的白云蒼狗,它們卻很在行,用自己的生物本能和各種鮮活的情節(jié),告訴我們如何去區(qū)分小暑的三候——
倏忽溫風至,因循小暑來。小暑一候溫風至。至者,極也。暑熱來襲,所有的風中都帶著滾滾熱浪。溫熱之風,至此而極矣。有形象的解釋說,暑,熱如煮物也。這種坐覺蒸炊釜甑中,放在鍋里上蒸下煮的感覺,不止是炎炎日正午,灼灼火俱燃,更要命的是,夜熱依然午熱同。
天不怕地不怕,不愛學習愛打架。再五日,小暑二候蟋蟀居宇。好斗的蟋蟀,后腿粗大善跳躍,又呼為蛐蛐,促織,將軍蟲。棲息磚石下、土穴中、草叢間。這時它來到庭院庇蔭的墻角晝伏夜出,以避暑熱。雄蟋蟀在夜晚還會前翅舉起,左右摩擦,靠震動發(fā)聲,來撩撥異性。
飛是雄鷹的本能,天空是它們的向往和夢想。又五日,小暑三候鷹始至。鷹者,鷙鳥。鷙者,猶搏也、擊也。蒼穹王者,天空霸主,屬猛禽類,不怒而威。季夏之月,因地面氣溫太高,殺氣未肅,鷙猛之鳥感陰氣既起,翱翔盤旋在清涼的高空活動,始習于擊,迎殺氣以搏攫他禽。
小暑過,炎蒸窗牖,一日熱三分。熱盛腠理開泄,傷津耗氣,無病三分虛,還縱容了風寒濕邪的浸淫。心與夏季相通應,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,故酷暑不可以熱助熱,火上澆油;也切忌一味貪涼,縱意當風,任性食冷,起居勞動主張一個平字。
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小暑不足畏,深居如退藏。祛暑度夏的最高境界,就是這個自然。既然一切已來,躁夏不如迎夏,懼暑不如消暑,苦于煩惱不如順其自然。平息平心,平淡平和,心無掛礙,清風自來。
酷熱縱然難耐,也不要愁眉不展?;磉_如東坡居士笑說,有道難行不如醉,有口難言不如睡。艱辛做就,總是辛酸辛苦的辛棄疾笑得更加實在:而今何事最相宜?宜醉、宜游、宜睡。
原來,應天時,尊物道,跟著節(jié)氣過日子,有三樣東西是最好的靈丹妙藥:一個是開心的笑容;一個是睡個好覺;還有一個就是每天出身薄汗。
來源:七一網(wǎng) 七一客戶端
作者:郝安
制圖:付莎燕妮
編輯:石俊豪 冉開梅 全麗
你“在看”我嗎?
小暑,是二十四節(jié)氣之第十一個節(jié)氣。暑是炎熱的意思,小暑為小熱,梅雨將終止,注意好養(yǎng)生。從小暑到大暑,我們將經(jīng)歷一年中最炎熱的季節(jié)。民間有“小暑大暑,上蒸下煮”之說,由于出汗多,消耗大,再加之勞累,人們就更不能忽略對身體的養(yǎng)護,清熱利濕、益胃健脾是這一季節(jié)養(yǎng)生保健的總原則。
揚子晚報/紫牛新聞記者 楊彥
見習記者 呂彥霖
起居養(yǎng)生
作息要定時,小暑后日照時間長,天亮得早、黑得晚,因此,人們的起居和作息時間應隨之作一些相應的調整,適當?shù)販p緩生活節(jié)奏,平靜地、有計劃地進行工作,有利于減少焦慮的情緒,一般晚上10點-11點就寢,早上5點半-6點半起床,一旦養(yǎng)成了定時就寢的習慣,比較容易排除氣候對睡眠的干擾,上床不久即可入睡,并很快轉入深睡,早晨也容易自然醒。
飲食養(yǎng)生
隨著溫度和濕度的逐漸提高, 體表濕熱不散, 阻滯衛(wèi)表, 甚至外濕加劇了濕熱體質人的濕毒積聚體內。中醫(yī)理論認為, 肺主衛(wèi)表, 脾主運化水濕。濕熱最容易影響肺表和脾胃, 出現(xiàn)熱傷風、濕熱瀉、頭疼、鼻塞、咳嗽、流眼淚、生痱等癥狀。因此清熱利濕、益胃健脾是這一季節(jié)養(yǎng)生保健的總原則。
情志養(yǎng)生
時當小暑之季, 氣候炎熱, 人易感心煩不安, 疲倦乏力, 在自我養(yǎng)護和鍛煉時, 應按夏季為心所主的原則顧護心陽, 平心靜氣, 確保心臟機能的旺盛。
心為五臟六腑之首,有“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”之說,心臟的養(yǎng)護尤為重要。中醫(yī)認為,平心靜氣,可以舒緩緊張的情緒,使心情舒暢、氣血和緩。所以,夏季養(yǎng)生以“心靜”為宜,心靜自然涼。
穴位養(yǎng)生
小暑時節(jié),酷熱難當,此時的養(yǎng)生保健重在平心靜氣,調養(yǎng)心神。夏季在五行中屬火,對應的臟腑為“心”,心主神志,主藏神,汗為心之液,故煩暑之時,人們常出現(xiàn)心神不寧、失眠多夢等癥狀。小暑宜養(yǎng)心,南京市中醫(yī)院治未病中心主任余波建議,日常要注意清心火,養(yǎng)心陰。推薦能清心火、養(yǎng)心陰的保健穴位:少府穴、內關穴。自我保健時可以拇指指端點壓少府穴,力度由輕到重,以局部出現(xiàn)酸麻脹痛為主。內關穴,是絡穴。對心痛、胸悶、心慌、心悸,有很好地緩解作用。同時內關穴還有安神、解郁,治療失眠、抑郁癥、癲狂的作用,還可以治療手臂的攣急,以及治療眩暈。自我保健時可以拇指指端點壓穴位,力度由輕到重,以局部出現(xiàn)酸麻脹痛為主。
名中醫(yī)薦菜
小暑巧吃“二瓜”
薦菜人:國醫(yī)大師 鄒燕勤
冬瓜海帶湯
制作方法:
1. 將水倒入鍋中,放入海帶煮30分鐘。
2. 將冬瓜去皮切成約1.5厘米的厚度放入湯中,再煮至冬瓜軟熟 (可以在這個時候加入姜絲,防寒)。
解說:冬瓜性寒味甘、清熱生津、避暑除煩、利尿消腫、祛濕止渴。冬瓜含有較多蛋白質、糖類及少量的鈣、磷、鐵礦物質和多種維生素等營養(yǎng)素,是瓜菜中唯一不含脂肪的食材,又因有較強的利尿作用,可增加減肥效果,故冬瓜又有“減肥瓜”之稱。
涼拌西瓜皮
制作方法:
1. 將西瓜皮洗凈,紅色瓜肉切去。
2. 削皮瓤,切成細條。
3. 加入少許鹽、香油和醋,(也可按口味喜好加入蒜泥和香菜)拌勻。
4. 10分鐘后待入味即可食用。
解說:西瓜甘寒。清肺胃,解暑熱,除煩止渴,醒酒涼營,療喉痹口瘡,治火毒熱證。如因暑火為病者,可絞汁服之。又名天生白虎湯。肉外青皮,以瓷鋒刮下,名西瓜翠衣,入藥可清涼解暑。
老南京最愛“蜜汁藕”
薦菜人:南京市中醫(yī)院治未病中心主任余波主任中醫(yī)師
蜜汁藕:
制作方法:藕1000克、蜂蜜120克。藕洗凈、去皮、切片、裝盤, 蜂蜜調勻, 淋在藕片上。將淋好蜂蜜的藕片放入蒸籠內, 蓋好籠蓋蒸15分鐘即可。
解說:熟藕性溫、味甘, 具有益胃健脾、養(yǎng)血補益、生肌、止瀉的功效。
三款茶飲消暑又化濕
薦菜人:中大醫(yī)院中醫(yī)內科主治醫(yī)師侯茜
烏梅陳皮甘草茶
材料:烏梅50克、陳皮6克、甘草3克,冰糖適量。
制作方法:將以上3味放入鍋中加適量水,煮開后加入冰糖,調和成一個適中的甜度即可。如糖尿病患者可將冰糖換成木糖醇,口感亦佳。
解說:《素問·藏氣法時論》云:“心主夏,心苦緩,急食酸以收之?!彼崮苁諠?,夏季多食酸性的食物有助于固表斂汗,防止耗傷氣陰。酸酸甜甜的烏梅陳皮甘草茶,開胃化濕,適用于大眾夏季經(jīng)常飲用。
西瓜翠衣茶
材料:洗凈曬干的綠色西瓜皮,少量冰糖。
制作方法:將西瓜翠衣10克泡茶喝,可加少量冰糖調味。
解說:西瓜皮洗凈曬干后是一味中藥,名為西瓜翠衣,可以清心火。夏季有些人出現(xiàn)舌尖腫痛、口腔潰瘍、心中煩悶心火重等表現(xiàn)可飲此茶,效果很好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脾胃虛寒者不可飲。
三豆飲
材料:薏苡仁30克、綠豆30克、赤小豆30克,冰糖適量。
制作方法:所有材料洗凈后放入鍋中,加適量水中火煮開,小火煮熟,加冰糖適量即可食用。
解說:三豆飲有清熱解暑、健脾利濕的作用。適用于夏季經(jīng)常服用,小朋友亦可放心喝。
]]>